要当心 | 这些藏在身体里的“肺癌元凶”,比烟还要可怕!

日期:2021-05-31 / 来源:艾诺健康体检中心

  要当心 | 这些藏在身体里的“肺癌元凶”,比烟还要可怕!

  近日,年仅50岁的贝壳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左晖先生因肺癌去世。在缅怀的同时,“癌中之王”——肺癌,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有的人很好奇,为什么左晖不吸烟、不喝酒,也得了肺癌?

  的确,吸烟是导致肺癌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特别是随着吸烟时间和吸烟量的增加,肺癌发生的概率也会明显增加。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发现许多肺癌患者并没有吸烟史,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肺癌呢?

  吸烟、烹饪油烟、空气污染都是大家熟知的肺癌诱因,而最新又有研究发现,人体微生物竟与肺癌有关!

  这几处微生物群

  也是肺癌的“元凶”之一

  人体微生物群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原虫,广泛分布于口腔、支气管、肠道等脏器。正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可以调节免疫和组织稳态。

  而当这些微生物失衡的话,可能会改变组织内的环境稳定并导致炎症、癌症等疾病的发生。

  01、肺部微生物

  肺部微生物群由细菌、真菌和病毒组成,这些细菌是通过吸入粘膜分泌物,鼻咽、口咽和环境空气交换而产生的。

  假单胞菌、链球菌、葡萄球菌、韦荣球菌属和莫拉克斯氏菌,是存在在肺部,与肺癌最相关的微生物群。它们可以直接改变细胞促进肿瘤发生;也可以通过降低免疫系统,加速肿瘤进展。

  另外,各个身体部位的微生物可以直接相互作用,除了外界的细菌、病毒等,口腔微生物组和肠道微生物组,也会影响肺部健康。

  02、口腔微生物多样性减少

  近日,美国范德堡大学、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等机构进行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更给出结论,口腔微生物越多样,肺癌风险则降低。

  对于从不吸烟的人而言,口腔菌群多样性降低,与肺癌风险升高有关,其中口腔中乳杆菌目和芽孢杆菌纲细菌的含量比例高,肺癌发生风险也会随之身高。

  03、肠道微生物失衡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70%的免疫力都来自它!而肠道菌群一旦失衡,免疫力就会降低,各种疾病就会随之而来。

  另外,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会使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细菌就有可能通过肠壁“泄漏”迁移到肺部,改变肺部免疫力;而且一系列抗原还会侵入到固有层和血流中,从而促进全身炎性免疫反应,增加患病风险。

  预防肺癌

  从这几件小事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口腔和鼻腔的卫生,能帮助减少一些有害微生物通过呼吸循环系统进入肺部的机会。

  1.清洁口腔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饭前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另外,要及时更换牙刷,健康人群的牙刷一般每3个月更换一次,感冒等疾病痊愈后也需更换牙刷。

  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洁牙,及时清除掉长期堆积在牙周的菌斑,以及刷不掉的软垢、残留。

  2.清洗鼻腔

  清洗鼻腔可使鼻毛不致成束贴在黏膜上,而更好地发挥其过滤空气的作用;还可除去许多病原菌,减少感染机会。

  每天早晚在洗脸的时候,可以让清水稍微进入鼻腔中,达到清洗鼻子的目的;而鼻炎患者则建议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3益生菌+膳食纤维

  益生菌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健康,从而间接性地降低肺癌风险。因此平时要多吃高纤维的果蔬、含益生菌的发酵食物。

  国际期刊《JAMA Oncology》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显示:①摄入纤维最高的和最少的人相比,患肺癌的风险降低了17%;②食用益生菌最多的与从不食用益生菌的人相比,患肺癌的风险降低了19%;③益生菌和纤维的摄入都最高的人与纤维摄入少、又不食用益生菌的人相比,患肺癌的风险降低了33%。

  4.定期体检

  80%的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这也是它高死亡率的主因之一,所以早发现很关键!

  目前,低剂量螺旋CT是世界公认的肺癌早期筛查的最有效手段。荷兰一项研究表明,接受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男性肺癌死亡率降低26%,女性肺癌死亡率降低61%。所以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而言,应该每年做一次CT检查。

  高危人群:

  ①有多年吸烟史的人群:吸烟指数=吸烟年数*每日吸烟的支数>400支;

  ②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中的人群:吸二手烟大于20年;

  ③长期工作在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交警、司机、环卫工人等;

  ④长期吸入油烟的人群:在家中做饭、餐饮店厨师等;

  ⑤有恶性肿瘤家族史或自身有肿瘤史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