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增高与什么相关?

日期:2021-04-30 / 来源:艾诺健康体检中心

  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增高与什么相关?

  我国学者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为10.8%,据此估计我国现有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1.2亿人。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临床上慢性肾脏病是指病史超过3个月,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IgA肾病(多见于年轻人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痛风肾、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慢性肾盂肾炎等肾病。

  通俗来说,凡是存在肾损伤或肾功能减退3个月及以上的,都可视为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增高与什么相关?

  一、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高不下,跟人们的饮食习惯越来越不健康及肥胖等有关。 慢性肾病患者还需注意避免摄取含钾高的食物。合理控制饮食有助于避免对肾脏的损伤。

  二、恶劣的外部环境因素,如风寒、潮湿等都可能引起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降低。长期习惯憋尿的人容易引起膀胱炎,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极易造成细菌繁殖,一旦反流到输尿管和肾脏,可引发肾盂肾炎等。

  三、滥用药物或不规范用药所致的药物性肾损害。

  很多感冒药、消炎止痛药、减肥药和中草药中都含有解热镇痛、退热、利尿等药物成分,长期服用有肾脏毒性,对有些偏方、保健品、成分不明的药品,服用时更要提高警惕,尤其是过敏体质人群。 此外,免疫介导的原发或继发性肾病也在增多。

  这些人群需警惕肾功能损伤

  高血压人群、糖尿病患者、有慢性肾脏病家族史的人、有肝炎病史的人、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有长期用药史的人。

  ·长期高血压

  长期患高血压可以造成肾小球缺血硬化,表现为夜尿增多,尿白蛋白排泄增加,严重时就会造成肾功能减退。

  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定期进行肾脏相关检查。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尿毒症是每年新进入透析的首要病因。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检查尿白蛋白/肌酐,以便早期发现肾病征兆,早期干预。

  ·有慢性肾脏病家族史

  有些肾病(如多囊肾)是可以遗传的,有家族聚集倾向。

  家族中有人患有肾病,自己要提高警惕,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有肝炎病史

  肝炎可引起乙肝相关性肾炎、丙肝相关性肾炎,要注意筛查病毒复制、肝脏功能和尿常规。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体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引发相关疾病的肾病,如狼疮性肾炎等。

  ·有长期用药史

  药物性肾损害在临床上较为普遍,如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氨基糖甙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以及某些减肥药等,长时间、大量服用这些药物要警惕肾功能损伤。

  定期检查肾脏病的有关指标

  定期检查肾脏病的有关指标,是预防肾脏病的有效措施。

  包括尿常规筛查,看是否有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检查关注血肌酐、尿素氮指标;肾脏超声检查看是否有肾脏形态和结构的改变等。

  以上任何一项出现异常,都要考虑是否患有肾病,但明确具体病因还需要进行代谢、免疫、肿瘤等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