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不好”真的不能运动吗?
心脏不好就只能静养?参加活动就是给别人添乱?这些认知误区要摒弃啦!
关于心脏问题,之前就听人说,“心脏不好,不能气不能运动干力气活,也是富贵病,得养着”,网上还看到过这样的网友“点评”,“明知自己心脏有问题,还乱跑动,犯了病,不是给家人添乱吗?”.......
虽然说这些话的人可能无心,但听者有意。“心脏不好”对患者朋友来说已是一种折磨了,现在还徒增了一种言语折磨。而这种语言偏见只是因为我们对心脏病的认知有误区,这对患者及患者家庭来说,太不公平了...
“心脏不好”真的不能运动吗?“心脏不好”真的是给家人添乱吗?非也!
01、心脏不好,也可以运动
先明确一个常见误区,很多人确诊心脏疾病之后,就被家人亲戚朋友提醒,不能参加体力和体育运动,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提醒。
大家都知道,适当的身体活动,是有利于病情好转的,如果长期不运动,会降低心脏功能,那么就会导致全身的血液循环,会引起病情恶化。
对于心脏不好的朋友也是如此,久卧不动不利身体恢复,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式,开展合理的体育运动,反而更能保护心脏。
02、心脏不好,怎样运动?
首先,牢记“1357护心锻炼原则”,即每天至少运动1次、每次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5天、运动时最大心率不超过170减去自身年龄。掌握了这个原则,运动既能保持规律又不会过量。
运动过程也有讲究,应该分为三个阶段,10-20分钟的热身准备,20-30分钟的训练活动,5-10分钟的结束整理活动。
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其中有氧运动强度较低,有节奏,可持续的时间较长,更适合心脏病人,以下几种都是很好的选择:
1、慢跑
慢跑对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摄氧效果最好。一星期锻炼不少于五次,运动量应是每分钟心跳次数加自己年龄等于170,最好在下午或傍晚进行。
2、 散步或慢走
散步或慢走等运动方式更温和,对大多数心脏病人都较适宜。每分钟步行100步以上者,可使心率达100~110次/分钟。
一般在下午或傍晚进行,每次15~30分钟,中间休息1~2次,每次3~5分钟,适应之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快步行速度和持续时间。
3、 太极拳
打太极拳有助于改善心脏的状况。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追求连贯进行,循序渐进为宜。
4、 骑自行车或跳广场舞
这两个运动方式很常见,也比较受大众欢迎。但因为它们对场地有一定要求,所以综合安全考虑,尽量在运动场内或者空旷的广场进行。如果使用家用普及型动感单车或跑步机,也可以在室内进行锻炼。
03、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1、 避免憋气
心脏病患者在平时运动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方式,而且应该选择有氧运动,在运动过程当中一定要避免憋气。
因为憋气会导致胸腔压力迅速升高,会影响心脏的充盈,最后就会导致心脏外周供血不足。如果心脏病患者本身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供血不足,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心绞痛和脑出血等并发症。
2、 如果运动途中有不适,应逐渐放慢动作
在运动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了头晕和冷汗以及胸痛胸闷等症状时,就应该停止运动,以免出现意外。但是要注意不能够马上停止运动。
正确做法是应该逐渐的放慢,等到症状缓解了之后,再进行休息,否则很容易导致身体无法适应而出现意外。

